第123节
作品:《权奸投喂指南》 叶怀桐又瞧瞧那罐子,见上面的称呼确实古怪,经陆听溪这样一说,觉着是谢思言夫妇两个耍的情趣,这便笑嘻嘻将东西交于陆听溪,还催她快些启开,看看内中装着什么。
陆听溪佯作赧然,打着诨将话头岔开。
待逛罢灯市,与叶怀桐各自分道,陆听溪借着马车里的博山窑蓝釉灯,启封紫铜小罐。
一张文缕奇细的博古笺呈现眼前。
入目头一行便是直呼“姑娘”,陆听溪顿了一顿,往下继续看。
一刻后,她将笺纸慢慢搁到束腰三弯足的西番莲香几上。
她觉着这封信应是当初沈惟钦让淳寂交于她的那封遗书。
沈惟钦大约是预见到她不会细看那封,于是又送来一封。
信很长,前头多是回忆当年在陆家的诸般琐碎小事,中间则是对于自己复生之后所作所为的反省与痛悔,最后笔锋一转,说起了自己的生死下落——
“世子必是不信我已殒身的,总要再三查访才肯罢休。这不当紧,世子尽可查去。我不知姑娘信不信,兴许姑娘认为我就此消匿于世间,尘归尘、土归土也没甚不好,横竖我本就应是已死之人。”
“姑娘大抵还对我当年救下姑娘之事存疑,我对此不欲多言,姑娘信便是真,不信便是假。我只盼姑娘能明了,我是真正可为姑娘赴死的。只是姑娘眼下已不再需要我了,或许从来也不曾需要过。”
“宁王之乱平息,我助皇帝善后之后,回封地自检迂久,忽觉我昔年诸般作为委实没甚意思,天时地利人和,我一样不占,仍旧现于姑娘面前,亦不过招嫌而已,倒不如急流勇退,说不得还能在姑娘心里落个好。”
“我也不知我在说甚,自研墨铺纸起,脑中就一团糟乱。总而言之,姑娘只需记住,无论我身处何地,都会为姑娘祈福。”
“姑娘若览毕此信,万望拨冗往我往生前的坟茔前祭奠一番,切记以黑白二饼祭之,沈安敬上。”
陆听溪当初虽没细看沈惟钦在信中写的甚,但大略看了些许字句,看到末尾,越发能肯定这封信就是当初那封遗书的誊抄本。也不知是否因着沈惟钦写到后来心浮气躁,字迹稍显潦草,但依稀能看出是他的手翰。
如若她不去祭奠沈安,就会默认为她未曾看过这封信,那么之后她可能还会以各色不同的途径收到这封信。
沈惟钦一早就料到她不会细看他的信,这是迫着她不得不看。却不知他究竟誊抄了多少份。更不知是哪双眼睛在暗处盯着她。
但令她大为不解的是,这封信上分明也没写什么要紧事,甚至诚如他所言,这信条理也不甚明晰,那他为何一定要让她看。
而他的措辞,也似乎模糊了自己的生死境况。
……
谢思言知道陆听溪今晚要跟叶怀桐出门,便没急着回府。几个下属并一众缙绅公子前几日就再三邀他,他今日正好趁空出来应酬。
只他终究不喜这些,提早出来。
下楼来送他的是齐正斌。两人下楼时有一搭没一搭地客套了几句,临出酒楼时,谢思言倏地回身道;“阁下游学四方,想来非但结交甚广,还经过见过诸般奇闻异事。”
齐正斌微顿,旋笑道:“阁老谬赞,在下肚子里那点东西在阁老跟前是不够瞧的。”
谢思言也牵牵嘴角,眸中却无半分笑意。
两人别过,谢思言安步当车,在周遭街市闲游。
正是花灯如海的时节,一眼望去,满街荧煌,语笑喧阗,人声嘈乱。
他估算下时辰,料着陆听溪应已回府了,行至停于街角僻静处的车驾前,正欲上车,却见董佩被两个丫头搀着往这边来。
董佩行路歪斜,大抵是饮了些酒,尚未走至近前,便携了一股酒气散过来。近前行了礼,董佩也不唤世子,张口便道;“表哥你当年究竟是怎么想的,陆家不论打哪儿看,都非良选……那时节,陆家麻烦缠身,陆听溪往日又对表哥多有不敬,却不知表哥为何会对她另眼相待?”
谢思言冷眼睨她:“你逾矩了。”
“什么逾矩不逾矩,我偏要说,”董佩眼下脑子混沌,也忘了害怕,挥开两个被谢思言的面色吓得胁肩累足的丫鬟,“我后头也回过味儿来了,当年是你在背后帮陆老太爷的,不然为何你每回听到关乎陆老太爷的消息都要多问几句,你素日何曾对别家之事这样上心。”
“可你既帮了陆家,又为何不肯言明?甚至连陆家那头也要瞒着?表哥莫要告诉我,这其中没一丝蹊跷。”
董佩见谢思言不作理会,踉跄着欲去拦阻他登车:“你将贾氏扫地出门也是因着她,你甚至为了她不惜数次跟国公爷顶撞,为何?我怎觉着你自打从抱璞回来,就好似换了个人……”
两个护卫在她即将触到谢思言的衣缘之前就将她擒住,恭声询问谢思言如何处置。
谢思言凛寒视线刮过董佩涨红的脸:“你不必借醉来套我的话,也不必总认为当年我娶听溪是另有情由,更不要听着旁人的挑唆,认为你儿子的死与听溪亦或我有干系。若你当真黑白不辨,休怪我不给你脸。”
谢思言后头几句话,宛如刺骨冷水兜头泼下,董佩颤了一颤。
他竟是瞧出来了。
可她根本一字没提宁哥儿。
这个男人实在可怖。
董佩还在浑浑噩噩这般想着时,已被两个护卫掼到了地上。再撑着昏昏涨涨的头回身看去,谢思言一行人已没了踪影。
……
十六这日一早,陆听溪与谢思言乘车出城。
她将那封信的事与谢思言说了,他竟提出与她一道出城来沈安墓前祭奠。
陆听溪依沈惟钦信中所言,带了黑、白二饼来。
所谓黑饼,即一类内包蜂蜜的烤饼,饼皮以荞麦面混油蜜团成,内夹熟榛菱,饼如掌大,脆甜味美。白饼的制法、馅料与黑饼别无二致,只是将荞麦面换作白麦面而已。
黑、白二饼常作供品,每每孔庙祭孔,也都要摆上这两样面食。
路上,两人说起了谢思和的事。
谢思和总想寻机求得谢宗临的宽宥,后头见谢宗临这边走不通,就想方设法要见谢老太太。
陆听溪道:“其实莫说贾氏,我也不太明白,公爹当初是如何发现谢思和跟贾氏的诡计的?贾氏先前已在你这里栽了个跟头了,后头办这等事应会慎之又慎的。”
“自谢思和幼时起,父亲便不喜他,这不喜是来自谢思和自家的禀性,也是源自谢思和的生母。这么些年过去,父亲实则对贾氏没甚情分可言,”谢思言淡声道,“一个人对另一人不喜久了,自然就会生出成见来。父亲虽对我诸多严苛责打,但却是偏心于我的。也正是因着我晓得这一条,当年才没因着他的百般磋磨恨上他。”
“至若贾氏与谢思和的诡计,父亲根本不必发现什么蛛丝马迹,好歹同处这许多年,这二人的禀性何如,父亲还是晓得的。”
陆听溪点头。
诚然。谢宗临若连这点警惕都无,那几十载的宦海沉浮也是枉费了。
陆听溪下得马车来,就将雕榴花的黑漆嵌骨食盒搁到了沈安的坟茔前。
这座孤坟矗了六七年,但因着每岁都有专人来打理,故而并不荒。叶氏前几年来此祭扫时,瞧见坟头草日益高了,还请来个风水先生给看了看。那先生说,这坟表的土是外润内干的,长出的是吉草,除了反不好,叶氏心下宽慰,遂消了清草的念头。
点了香楮、列了祭品,陆听溪望着墓碑上深錾的几排小篆,忽觉回到了六七年前的那个融和春日。彼时她与兄长一道出城来祭奠沈安,立在此间拜祭时,还在为祖父之事忧心。
捻指间,竟已过了这许多年。
一切似回到了原处,可又大有不同。
她已不是昔年那个懵懂少女,谢思言也褪去了年少的青稚,而她周遭之人也各有归宿。
倒似唯有沈安回复了曩昔模样。
她倏而问道:“你相信有前生往生吗?”
谢思言转眸看她:“信,我偶尔会想,我前一世定是没能娶到你,这才有了这一世的诸般机缘巧遇。话说回来,当年你若是随外母离京南下去寻你外祖,我们怕就要两厢错失。所以你瞧,这都是天意。”
正此时,杨顺疾步而来,在谢思言耳畔低声道:“世子爷,四处都寻遍了,并没瞧见什么形迹可疑之人。”
陆听溪离得近,杨顺的禀报也听去了些许。
沈惟钦纵在暗处布置了人来盯梢,也不会轻易被他们发现。否则他便不是沈惟钦了。
谢思言闻言也不以为意,左右也没抱甚希望。
奠仪毕,谢思言忽而跨前一步,探过身去,将一个信封垫至置盛果品的青釉莲瓣纹高脚碟下面,又慢慢退回原地。
对上陆听溪诧异的目光,他道:“礼尚往来,他给你塞了那许多信,我总该帮你回一封。不过这坟里躺着的不是寻常人,想来这信不必焚掉也能捎带到。”又看向墓碑,“一点薄意,万望哂纳。”
语气颇含讥诮之意。
陆听溪原要回城,谢思言却提议去四处走走。
“正月半将春未春,难得出来一趟,去四下里游憩观览一番也是好的。”
前几日落了场雪,后头虽连晴了两日,然冬寒未退,地上覆雪犹存。陆听溪扫了眼银装素饰的琉璃世界,深深吸气:“好。等回头栗子再大些,就能带他出来走走了。”
谢思言轻“嗯”了声,牵了她的手牢牢包住,往林深处转去:“那小子才丁点儿大就皮得很,亏得我当初见你害喜不重,还以为怀的是个安生的,谁想到不是一盏省油的灯。”
“他这是随你啊,你就不省油,他怎可能是个安生的。”
“分明是随你,你从前才是皮上天,你当年还毁了我一条裤子,莫非忘了?”
“又浑说,我怎可能办那种事。”
“呵,那条裤子我留存至今,等回去就拿给你瞧。”
“你要敢穿着那条破裆裤出门,我就承认是我干的。”
“不是破裆,是碎裆。”
“哪有那样严重!我就剪了一刀而已!就……就一下下……”
……
二人语声渐淡如烟,在薄雪中渐行渐远。
未久,一双皂靴踏雪而至。
松雪负轧,咯吱有声。步子极稳,在映了旭日朝晖的莹白雪海上映出一列清晰足迹。
这足迹笔直延去,最终在二人适才立过的地方停驻。
晨雾疏疏,雾凇浮浮,极目一片似真似幻的粹白中,一只修长皙白的手自紫貂裘黧黑袖缘内伸出,骨节匀称,状若玉雕。
黑白相映,醒目铭心。
那只手轻擎那已凝了一层湿冷水汽的高脚碟,抽出底下压的那封信。
纸张碎裂的轻响顷刻即过,纸页相擦的窸窸窣窣又被鸟雀的啁啾掩过,愈显周遭阒寂。
那双皂靴在墓前不知濡滞了多久,一阵略显凌乱的步声飞快自后头围拢而来。
衣袂微拂,皂靴转向。
一身紫貂裘的颀长身影回首流眸。
正对上不知何时去而复返的谢思言与陆听溪投来的两道视线。
刹那之间,四野林峦仿佛浸入绵亘不尽的深静之中。
(正文完结,番外待续)
作者有话要说: 发红包,24小时内留言全发。卡了两天+熬了一个通宵,终于码出了正文终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