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页

作品:《旧时堂前雁[双重生]

    有人偷偷笑了一声,随后是更多的笑声。
    说来讽刺,最不堪的人,在孩童眼中倒是温柔、和蔼的先生。他的声音如人一样有蛊惑性,学室的孩童无论男女都喜欢黏着他发问,李意行每日只是来一个时辰,检阅他们前一日的功课,但总要被他们磨到天黑才折身。
    转眼半月过去,这一日也是如此,待学生们都回了家中,外头天色已如浓墨般,李意行抱着闻山送来的手炉,回了小山居。
    郎中早早等在外面,看了一眼他的面色,闭着嘴往里走。
    房内四处点着沉香,王蒨用过的妆匣未曾来得及带走,还留在他房里,李意行将手炉还给了闻山,从妆匣中拿出一方帕子,叫他们都下去煎药。待人都走了,郎中这才敢开口:“家主,散石不可再用了。”
    正欲收拾书籍的手停顿下来,李意行侧身看他:“为何?”
    这哪里还需要问?郎中纳闷,又不敢不答:“这药猛烈,家主的身子连服了月余,已是了不得。再用下去,恐怕毒性就抵过药性,实在不妥。”
    郎中也觉着怪呢,旁人饮服这寒食散月余,早已疯癫成瘾,不是脱衣狂奔就是陷入幻象不可自拔,这位家主一意孤行,用了这么些时日,神思清明地不可思议。每日里还有闲情去管族中大小事,甚至去学室教书育人。
    他因不放心,曾站在远处偷偷看过几回,见他的确神态温和,不似躁怒之症。
    前头刚服完散石,后头不过一炷香的功夫,还如没事儿人一般,含着笑意去学堂教书,世上有这样的人吗?若散石当真是这样的好东西,何故从前各世家有那样多的人送命?郎中只相信自己为医者的直觉,事出反常必有妖,他不能再让家主继续用了。
    李意行轻轻应了声,拿着公文坐到案边,问他:“什么时候停?”
    “自然是越快越好,明日就不再服用。”
    他给自己倒了杯茶,颔首,意思是允了。可很快,他又问起了别的:“距离今年回朝述职,不过六个月,届时我应当能去吧?”
    连他自己都不曾意识到,一年的时间过得那样快,他想要的远在洛阳,与他不得相见。
    郎中大惊,不断摆手:“不成,不成,家主的身子如今受不得半点舟车劳顿。”
    李意行闻言,未曾感到意外,只还是为难:“如今形势,还是去一趟更妥帖些,郎中就没有别的法子,能让我好的快些么?”
    隔着香炉的烟雾,郎中哀叹一声,跪在地上:“家主,恕小民直言,此病原也没有好与不好的说法。伤在心肺,动及根骨,倘若仔细服药,好生调养,兴许一辈子相安无事。可若是舟车劳顿、积劳成疾,则与自寻死路无异。”
    他再三劝解:“家主大难不死,想必是前尘福缘深厚,何必糟蹋了这份福报!”
    “我必须要去呢?”他执着书卷,没有看向郎中,瞳仁中一片静色。
    “至少要先休养一年。”
    房内一片沉默,李意行良久不曾说话,也没有给准话,只叫郎中先回去了。
    郎中推开门,与外头的闻山撞了个满怀,没来得及细说几句,唉声叹气地走远了。闻山一脸莫名地进了屋,先看了眼家主的气色尚好,才反手将门带上了。
    “家主。”他行了个礼。
    李意行头也不抬:“怎么?”
    “军中传来消息,说是边关告捷,二公主又打了胜仗。”闻山一脸神往,“说她此战中,身手矫捷,箭法了得,远远就将……”
    他正说到一半,李意行将书卷陡然合上,闻山悻悻闭上嘴。
    这幅似怒而威、隐隐要发作的样子,看了让人心颤。
    “我自知二公主身手如何,可叫你留意的是这些事么?”好在开了口,话音尚算温和。
    闻山连忙巴结一般凑到他身边:“那事儿啊?成了!”
    李潮生带着人去了边关,自不是李家人临时起意,更不是全无所图。李意行又问了一遍:“当真?”
    “真的!还能有假?就等着回朝时将人一同带回来。”闻山说道一半,见李意行的面色愈发晴朗,终于忍不住斗胆问他,“郎主,这人究竟是谁?如此重要?”
    李意行摇头:“不是重要,而是我必须得见一见他。”
    这样的事儿没必要与闻山说太多,李意行静了一瞬,又问他:“朝中如何?”
    “这……”闻山从怀里摸出信,交到了李意行手里,“小的一言半语说不清楚,郎主您看吧。”
    信纸中详尽记载了近来数月洛阳城内的朝政格局,陛下仍然久久不醒,晋宁公主趁着世家内乱之时,往朝里送了不少王家人与她自己一手带的寒门庶族,连带先前被提拔去平乱的士兵将领亦是对她忠心耿耿。这个女人向来是有风借力、有火烧山,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。如今洛阳城内,已不再是长公主隔着长帘说话的局面了。她已坐到了龙椅旁,真正地掌握了切实的权力,尽管如今看来那权力还不够多。
    这个女人前世时连废去世家官制的事儿都做得出来,做什么都不稀奇,李意行只是抬了抬眼帘,就放下了信。
    “夫人呢?”夜色中,他忽而问道。
    闻山愣了许久,才明白过来,这“夫人”是在说谁,他连忙又翻找出另一封信,小心道:“公主府里的人都撤了,这些都是城里人尽皆知的消息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