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7页

作品:《旧故春深

    姜晴坐下,对着其他四个鬓簪仔仔细细地看,孟逢川看她那副认真的样子就想笑,无声拿出了手机给解锦言发消息:“换个吃饭的地儿吧,你重新定个位置发我。”
    他们原本要去解锦言朋友开的那个私房餐厅,专程布置过的。
    解锦言刚要出门,看到消息立马回问:“怎么了?吵架了?”
    他对着门廊的镜子一照,总觉得自己的脸上写着幸灾乐祸。
    孟逢川很快回过来:“没有,再等等。”
    解锦言有些失望,联系朋友帮忙留包厢,出门后又打了个电话,一边说一边往车库走。
    从吴老师的工作室离开后,孟逢川开车前往解锦言新发来的位置,这个时间街上有些堵,两人听着音乐,倒也不着急。
    孟逢川想起了什么,提前告诉姜晴:“解锦言说他要带女朋友来。”
    姜晴有些惊讶,因为之前从未听说过什么风声:“他这么快?”
    孟逢川语气有些嘲笑:“他一向快。”
    姜晴伸手要捂他的嘴:“孟老师,注意措辞,禁止飙车。”
    孟逢川点头:“抱歉,我克制一下。”
    两人怎么也没想到,解锦言所谓的女朋友居然是秦溶月。解锦言是最先到的,其次是姜晴和孟逢川,秦溶月到的时候都已经开始上菜了,四人坐在包厢里,隐约听得到外面的人来人往的声音,偶尔还有带小孩子的,很有节假日的氛围。
    孟逢川看向解锦言,像是在问他什么,解锦言装不懂,给他们介绍秦溶月:“这我女朋友,秦溶月,在电视台工作。”
    秦溶月略微歪着头打量孟逢川,眼神中显然带着质问,她早已经知道他当时给她的手机号是解锦言的。孟逢川有些回避秦溶月的视线,实话说他还有些难以置信,带着一丝疑惑问解锦言:“你确定你们在谈恋爱?”
    解锦言夸张地说:“确定啊,我们俩很合适。”
    姜晴举起餐前的柠檬水喝个不停,掩饰看热闹的心,干咳了两声,对孟逢川说:“挺好,挺好。”
    孟逢川没忍住,笑了出来,像是看到了什么滑稽的场面,连连点头应和姜晴:“是挺好。”
    接着他还是跟秦溶月说了声抱歉,虽然他本意并非作弄秦溶月。
    秦溶月摆摆手:“都多长时间了,幸亏我没给他发什么暧昧短信。”
    她笑得坦然,还看了一眼姜晴,姜晴也跟着笑:“没想到还促成了段……姻缘。”
    解锦言却跟秦溶月说:“还不暧昧?你一开始给我发什么了,我是不是得给你复习复习?”
    秦溶月冷眼看他:“我发什么也不是给你发的,是给他发的,关你什么事?”
    解锦言给秦溶月使眼色:“你说关我什么事!”
    秦溶月立马熄火:“哦,当我没说,忘记了。”
    姜晴看着这俩人觉得不对劲,问解锦言:“她真是你女朋友吗?”
    解锦言虚虚揽了下秦溶月:“当然,我还能把她拐来不成?”
    秦溶月低头跟食物较劲,默默白了他一眼。姜晴和孟逢川短暂对视,开口转移了话题:“听说你明天就要去外地巡演了?”
    解锦言松开秦溶月,拍了拍自己的后腰,又指孟逢川:“他妈……”
    孟逢川用眼神给他压力,解锦言赶紧改口:“我小姑,从不喊累,本来院方觉得这场戏安排得太紧凑了,我以为能松动一下,解老师说不紧凑,明天上午就飞福州,我最近这一个月拉琴拉得腰都要断了。”
    姜晴打开自己的手机,翻出了个好友的朋友圈,跟解锦言说:“剧院最近都到了演出季,我以前都没注意,朋友圈有个小学妹居然迷你,梦想是毕业进你们剧院,让你伴奏。”
    解锦言接过姜晴的手机,看到那个学妹显然是看了他们剧团的演出,专程选了个偏僻角落的座位,带八倍镜拍了几张解锦言,显然还找了角度,成片不错。
    他跟秦溶月一起看完,把手机递了回去,姜晴又给了孟逢川看。解锦言脸上的表情有些得意,懒洋洋地向后一靠,跟另外三个人得瑟:“你们终于知道我的魅力了……”
    秦溶月泼冷水:“也就人家拍得好,把你拍得人模狗样的。”
    孟逢川也拆台:“他就爱秀‘花过门’(琴师在唱腔中加入烘托气氛的炫技演奏),早年有场戏把弦拉断了,回去挨老爷子一顿骂。”
    解锦言说:“我技痒不行?”
    孟逢川说:“行,所以现在给你安排到我妈的剧团,得有个人制住你。”
    姜晴爱看热闹,好奇地在网上搜索那场的视频,解锦言恬不知耻地要过去手机,直接帮她找了出来。视频不长,姜晴看了一遍,解锦言演出的时候都穿长衫,头发也不像休息时候那样随意,而是梳得整齐,身子也坐得板正,略低着头,正在拉一段“花过门”,俨然入化状态,陶醉其中。接着琴弦突然崩断,他又拿起脚边备用的琴继续拉,陶醉其中。
    姜晴忍不住竖了个大拇指,有些崇拜地看着解锦言:“你有点帅啊。”
    孟逢川无意和秦溶月对视,秦溶月的文艺部是专门举办大型晚会的,这算是一场小演出事故,孟逢川则是在台上唱的,两人在这点上倒是统一立场,一眼就能达成共识。
    解锦言夸姜晴“好眼光”,嫌弃地瞥了一眼孟逢川和秦溶月,跟姜晴说:“你要不把他踹了吧,咱们俩才是最合适的。”
    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