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5页

作品:《青云路[科举]

    “是,那便劳烦盛将军了。”沈伯文客气地道。
    此人定远侯的副将,同时也是他的侄子盛清。盛清三十多岁,跟沈伯文差不多的年纪,不过因为一直在边关,风吹日晒的,倒是显得有些老相,与沈伯文走在一起,瞧着倒是比他大好几岁的样子。
    二人结伴往帅帐的方向走去,他们两个都不是话多的人,除了一开始寒暄了几句,后面就没怎么开口了。
    盛清也不知在想什么,皱着眉头,似乎是有什么心事一般。
    沈伯文看得分明,却没有开口询问。
    他们二人认识时间不久,关系一般,若是对方不愿意主动说,自己就算问了,也不一定能得到答案,或许还会给对方带来困扰,倒不如当做没看到。
    走到帅帐跟前,门口守着的是定远侯的亲兵,见到他们两个都是熟面孔,便把他们放了进去。
    沈伯文掀了帘子进去,发现账内不光有定远侯,还有另外一个“熟人”。
    ——赵松源。
    不过他却并未觉得惊讶,因为赵松源是这次的随军文书,出现在这里也实属正常。
    赵松源是二甲进士,后来又考上了庶吉士,再然后又留在了翰林院,纵然沈伯文同他不对付,但也不能否认此人的确是有才华的,但随军文书这个职位,没什么危险不说,就算战事失利,也不用背锅,实打实是个镀金的差事。
    先前在京都的时候,沈伯文听邵师兄说过,翰林院中仿佛有传言,说赵松源攀上了渠阁老这棵大树,沈伯文起初并没有当回事,但现在看来,渠恺当了许多年的兵部尚书,塞进去一个自己人当随军文书不是什么难事,恐怕传言的确有几分真实。
    “沈大人用过饭了吗?”
    定远侯正在用饭,跟谢云光先前提过来的一样的臊子面,瞧见沈伯文和盛清进来,便招呼了一句。
    “用过了,劳侯爷关心。”沈伯文自然明白对方是客气客气,闻言便道。
    定远侯“哦”了一声,又道:“那沈大人且先自便,有什么事待会儿说?”
    沈伯文没什么意见,客随主便地应了。
    他们说完话之后,赵松源也上来同他们二人见礼,十分礼貌,似乎与沈伯文之间从来没有什么过节一般,还态度友好地主动问道:“先前那几场战事相关记录已经整理好了,沈大人要过目吗?”
    沈伯文闻言便挑了挑眉,道:“那便麻烦赵文书了。”
    反正闲着也是闲着。
    第一百四十四章
    帅帐中除了定远侯用饭时碗筷相碰的轻微响动, 便只有沈伯文翻过纸张的声音,赵松源与盛清二人都沉默着,一时之间有些安静。
    定远侯很快吃完, 亲兵进来把碗筷收走,他正色起来道:“沈大人是听到了大同府的消息?”
    “嗯。”沈伯文回答得很简略,转而又道:“请问侯爷, 不知这消息是真是假?”
    “是真的。”
    定远侯的面色不是很好看,显然也很明白这件事的关键。
    他站起身来, 对赵松源道:“取舆图来。”
    赵松源应声,转身便将放在后面的舆图拿过来,展开铺平在桌面上, 用镇纸压住边角。
    沈伯文也放下手中的记录,起身走到跟前,垂眸看去。
    “这是凤阳府,这是大同府,这是我们所处的太原府。”他的视线随着定远侯手指的移动而移动,直到重新停在了大同府的位置上。
    “斥候送来的消息, 大戎五王子带兵两万, 正欲围攻大同府。”定远侯沉声道:“大同府位置关键, 府内守兵有限,若是失守, 山西危矣,不能不救。”
    沈伯文看得懂舆图,闻言便“嗯”了一声, 抬眼问道:“侯爷是否已有定计?”
    “尚未。”定远侯摇了摇头, “我让亲兵去通知了诸将过来, 便是为了商量这件事, 沈大人若是有兴趣,亦可以留下来听一听。”
    既然他都主动开口相邀,沈伯文自然不会拒绝,当即便应下了。
    没过多久,聚集在太原府的诸将们都一一到了帅帐中,瞧见沈伯文也在,各人表现不一,不过也没人说什么不好听的话。
    人到齐之后,定远侯便将方才的消息又说了一遍,帐内安静了一瞬,随即便嘈杂起来,众人各执己见,各有看法,沈伯文不置一词地安静听着。
    商议了许久,最后的结果便是由定远侯亲自带兵,与副将常朗带着一万五千人赶往大同府援驰,今晚就发兵,太原府守将高定然与盛清二人带人留守。
    这是从京都赶过来之后,头一次这样大规模的战事,由不得他们不重视。
    一直到定下计划来,沈伯文都没有开口说话,但也不是什么都没做,从这些人的表现当中,他已经将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与立场,还有性格作风等都分析了个七七八八,心中大致有数。
    走出帅帐,从他身边擦肩而过一个身着甲胄的高大身影,高昂着脖子,并未同他打招呼便直行而去,骄横异常。
    这人便是太原府守将高定然。
    正要与沈伯文说话的盛清见状,不由得梗了一下,随即才道:“高将军性子一贯如此,但他为人简单,没什么心思,沈大人莫要同他计较。”
    这话说得挺有意思。
    他性子简单,若是我生气了,难不成就是我心思复杂,小心眼了?
    --